社聯扶貧資訊網電子通訊第四十九期:劏房青年上流及個人發展難關重重


香港一直設有各類社會福利政策,讓有需要的群體使用。然而不少市民反映不清楚制度及服務、不懂申請等,令他們不能受到保障,尤其是一群居於劏房的弱勢群體。社會福利有否被好好使用,是設計社會福利制度時必須考慮的問題。
社會一直關心劏房住戶面對的困境,他們被排拒於制度之外的情況有多普通?本研究透過57間為劏房家庭提供服務的社會服務單位,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劏房住戶對社會福利的認識與使用情況,推算被排拒於社會福利以外的劏房住戶數目,並辨別這些住戶社交特徵、家庭及個人背景,從而尋找更具針對性的方法,改善劏房住戶及弱勢群體被社會排斥的情況。
歡迎下載
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基層醫療,除了設立十八區哋區康健中心加強基層醫療服務外,亦探索建立一個能提升全體巿民健康、提高巿民生活質素的基層醫療健康系統。醫護界(醫)與社福(社)別有著共同目標,並一直在本港基層醫療扮演重要角色。
香港的社會福利制度,一直透過各類服務支援,讓有需要的群體使用。然而不少巿民反映不清楚有關制度或服務內容,令他們不能受到保障。此情況相信對居於劏房的弱勢群體尤為嚴重。究竟這個情況有多普遍?有甚麼因素和特徵導致一些人被排拒於制度之外?
本研究透過訪問1389戶劏房家庭,了解他們對社會福利的認識與使用情況,並辨別這些住戶的社交特徵、家庭及個人背景,從而尋找更具針對性的方法,改善劏房住戶及弱勢群體被社會排斥的情況。
香港社會服務聯會(社聯)透過全港50間社會服務單位向低收入劏房戶(月入低於相同人數住戶入息中位數75%)進行問卷調查,以探討他們的住屋選擇及服務需要。調查發現,受訪住戶的房屋開支負擔沉重,有近三成(28%)以一半或以上的月入繳交租金(即租收比50%或以上)。受訪住戶中,近四成(39%)曾經於過去三年內搬遷,大部分住戶面對愈搬愈貴、因搬遷而耗盡積蓄或感到情緒低落等現象,另有部分住屋環境轉差或需要借貸以應付搬遷開支,反映這些低收入住戶在劏房市場內面對不少限制,選擇空間極度有限,而且搬遷成本極高。
研究結果歡迎下載
近年香港的劏房問題引起市民關注,特別是不少劏房住戶都有兒童居住在內。當中不論劏房的居住環境、搬遷的經驗,以及「捱貴租」的情況,都有可能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。本小冊子透過收集及整理相關數據,對有兒童(18歲以下)的低收入劏房住戶勾劃出整體圖像,並透過比較不同組群的數據,找出對低收入劏房兒童住戶特定的不利條件。
歡迎下載